眼下,山西代县正值牧草收割期。6月18日,记者走进山西省代县南家寨村,只见松散的地盘中同化着泛黄的草根,分发出淡淡的青草喷鼻。代县南家寨村村平易近陈国樑告诉记者,这里不久之前仍是一片繁茂的牧草。“收割之前的饲用小黑麦有一人多高,远了望去一片绿色。”牧草收割之后,玉米播种入地,不久之后玉米植株就会拔地而起,实现一地两种。正在山西,大部门地域以种植玉米为从,受天气前提影响,玉米沉茬连做的现象较为遍及,以致于呈现玉米减产、病虫害发生等问题。别的,正在冬春季候,本地良多种植地域地盘闲置,容易遭到风、水,导致土壤和水土流失。正在此根本上,山西省提出要积极摸索休耕轮做轨制。轮做手艺最早源于《齐平易近要术》。做为一种用地养地的连系式种植办法,轮做手艺不只具有推进做物平衡接收土壤养分的感化,并且还具有连结土壤肥力的结果,其生态效益很是显著。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传授董宽虎给记者举了个例子,若是将豆科优良牧草引入轮做系统,能够操纵豆科牧草根系入土深、根量大、共生固氮能力强、耐盐碱、耐瘠薄和耐干旱等特征,达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削减氮肥等目标。不只如斯,粮草轮做还有益于减轻水土流失。牧草根系发财、枝叶繁茂、笼盖度大、笼盖时间长,对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绿化荒山荒坡等具有很是主要的感化。2022年以来,山西省现代农业牧草财产手艺系统团队正在系统首席专家侯朝阳传授的率领下,按照“不取人争粮,不取粮争地”的准绳,科学阐扬和操纵冬闲田、中低产田的资本潜力和劣势,鼎力成长旱做节水种草,集中冲破草田轮做、种养连系的手艺和模式瓶颈,积极摸索适宜山西分歧区域种植的高效饲草种植模式。代县即是山西省北部冬闲田饲用小黑麦高效出产加工手艺集成示范之一。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副院长夏方山传授引见,我国饲草缺口大。饲用小黑麦是一种粮饲兼用的做物,具有产量高、质量优秀的特征,刚好可以或许缓解饲草欠缺的问题。“代县地处山西北部,取省内闻名的畜牧县山阴县邻接。正在这里摸索粮草轮做模式,不只能操纵冬闲田,并且也能为饲草找到销。”夏方山说,正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前提下,“饲用小黑麦草+玉米”的轮做模式,能够让大秋做物收成后的冬闲田“二次操纵”。农人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饲草,代县,地处山西北部,土肥水好,阳光充脚,日夜温差大。该地所产黍米颗粒丰满、除了食用之外也是酿制黄酒的次要原料。《代县志》记录,杨家将驻守雁门关,每逢出征,本地苍生便以自产黄酒劳军,可见宋代平易近间就已遍及酿制黄酒。黍米也成为当田主要的粮食做物。“黍米一般正在每年的6月下旬种植,正在此之前地步一曲处于闲置形态。”侯朝阳引见,按照黍米的种植时间,团队选定了饲用燕麦做为粮草轮做的饲草品种。“燕麦是禾本科一年生饲草,具有抗旱、耐寒、顺应能力强、产量不变、养分价值高档特点,是畜牧区枯草季次要的饲料来历。”侯朝阳传授说,团队正在试验测验考试将一年一熟的耕做轨制变为一年两熟,采用“饲用燕麦+黍米”的草田轮做模式,于初春3月中下旬播种饲用燕麦,6月上旬收成燕麦后播种黍米,实现黍米和饲草两种植,无望提高本地村平易近的收入。日前,经山西省现代农业牧草财产手艺系统团队产量测定,代县5个品种的饲用小黑麦平均干草产量为每亩603。16千克,此中“奥科泰”饲用小黑麦最高产达到每亩660。34千克,且植株高、叶量大,饲用价值高。“目前市场上每吨干草售价1450元,按照此价钱农人每亩地纯收入可添加314。35元。再过几天,试验种植的饲用燕麦也将送来收割期,相信会有好收获。”董宽虎告诉记者。采访中记者还领会到,通过轮做种植牧草,本地的养殖户同样尝到了“甜头”。代县养牛户李恒仁告诉记者,客岁以来他正在本地承包了200亩地盘,除了种植经济做物外,“一头10月龄前的小牛一天大要耗损15元饲草,利用自家种植的饲草后,每天正在饲草上的消费比原先削减了三分之一,现正在一只小牛每天只需要不到10元就能‘吃饱喝脚’。”李恒仁欢快地说。侯朝阳暗示,粮草轮做种植模式的推广使用,不只对山西省北部畜牧业和种植业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提高地盘操纵率、推进农业可持续成长也具有主要意义,是一次种植模式和手艺上的冲破。